從小
我的大腦裡就有著音符
聽著許多的歌曲
從兒歌到國語流行樂
從國中踏入外語流行樂及搖滾
而其中一直沒缺席過的是古典樂
在數年前
開始接觸各種金屬樂
說真的
內容真的很廣
不是幾年就可以吸收完的
尤其是剛瞭解一種樂風,另一種就跑出來
這是很刺激也讓人興奮更讓人無力的一件事
當接觸外語歌曲後
漸漸的對華語歌曲失去興趣
那千篇一律的情歌感傷
那古老傳承的愛情破口
那一再發生的各種戀情
老實說
反映了從古至今的華人愛情觀都沒啥進步
都是這樣愛來愛去搶來搶去
你對我好,可是我放不下
他對妳壞,可是妳不想離開
人的感情如果單單就局限在情愛的領域裡
真的是很簡單的一件事
到了近代
加上了一堆"只要肉慾不要愛"的思考
情歌也變得更肉慾
慢歌、情歌的題材已經全部老化了
這是不變的事實
但是透過不同的曲調、不同的偶像
人類依然可以在這之間找到慰藉
於是KTV林立 歌友會群起
但歌唱完後
還剩下什麼?
情感獲得宣洩
但原本那塊不滿足的空間
經過宣洩後, 被什麼東西填滿了?
若是沒有
那就像是獲得暫時的快感 像是吸毒般
瞬間的歡愉
換來更多更不滿足的空洞
等候更具有填補慾望能力的音符把那空洞填平
再如風消逝
於是 就在這種輪迴中不斷上演
音樂 情歌 難道這是原罪嗎?
最後我們發現
人 才是罪魁禍首
作歌 就是要作這種才有賺頭
聽歌 就是要聽這種才會安慰
所以 不得已的輪迴一直沒斷過
但是也有一些人跳出了這個輪迴
他們瞭解這些刺激都是一時的
並不是一種真正的滿足
為賦新詞強說愁並不是活著的好形象
於是
他們尋求新的方式
新的情歌
新的搖滾
新的爵士
新的金屬
新的藍調
新的民謠
新的鄉村
新的古典
新的方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