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一看封面就被它簡潔的感情抓住
真的是感情而不是感覺
你很年輕,身無分文,但是腦子裡充滿各種棒得不得了的構想
很想把東西做出來時,你該怎麼辦?
你要怎麼著手改變世界?
對我來說,前兩行真的是打進我心眼裡面
我一直都有著這種慾望,並且慢慢的實行它(慢到我都嫌慢)
這本書的第25頁有說到另一句有趣的話:
這就是為什麼市面上的財經書越來越難看的原因:
它們總嘗試要勾勒出普遍真理
以讓好學的讀者以為遵循
但最終卻落得千篇一律
完全忽略企業經營者 創業家個別的偏執個性 冒險衝動
或非理性的慾望
在企業成長中所扮演的角色。
這真的把市面上一堆"告訴你成功"的書打死
這還只是書序,還不是內容
要是成功只是高超的眼光,加上苦幹實幹的做
那這世界的成功者會比現在多得多
看裡面會發現
兩個Steve,一個是Jobs,一個是Wozniak
兩個截然不同風格的人
構成了Apple重要的靈魂
不斷的用他們的思考讓Apple發光發熱
(好吧,不論他們有沒有離開Apple又跑回來)
(好吧,我們都知道熱是電腦殺手..........)
這本書是"傳記書"
不是那種理性分析告訴你成功之路怎麼走的書
接下來的內容.........
請各位自己去找來看--不論是買或是在書店看
(雖然我覺得在書店很難有辦法看完,不薄啊.......)
我很難得對一本書有這種感觸
基本上都是因為幾篇報導:
直銷不是一個錯誤的賺錢法
它有效的將利潤保持到最大限度
中間通道的剝削無法對它造成傷害
所以它是有效的賺錢法.........
我也不反對大學生休學去賺錢
如果你賺得來,那就去賺
賺錢絕對不是只有完成學業後去外面吃人家的薪水
但是........
這種東西是一層疊一層
這是傳/直銷不變的基準
下線越多 越努力推銷 賺得越多
這是鐵律
這會形成一個金字塔的形狀
大家都想往上爬
越往上,賺得越多
那.......問題就開始了
大家都想賺錢,那....誰來賠錢?
這句話在我專科時告訴一個同學
當時也是流行直銷
有人想拉我去
我倒是對這個沒太大興趣
就用這個回絕
真的要說的話,我比較像Wozniak
比較喜歡"做東西"的感覺
所以.......多說無益
想做就去做,想賺就去賺
但是,不要後悔,後悔了,就啥都沒了
我從頭到尾只不爽那個學歷無用論
學歷有用的地方不是xx大學 xx研究所 xx博士
而是學校給予的資源以及眼界
當然,必須從另外一面來看
要是學校不思進取,那也沒有讀那間學校的必要性
照我看,本人母校的機械系近幾年還真是不知進取.....
不論如何,有自己的作風是好的,當然前提是正確的思考
直銷本身是正確的,但在這次的狀況下已經失控
既然已經失控
就別拿那種嘴臉面對別人的父母
Wozniak的成就絕對不是他創造新的PC
絕對不是他賺了多少錢
而是他那種個性帶來的貢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